服务电话:0371-68509233
官方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文章正文

河南省反假货币工作基本情况

发布时间:2015-03-08来源:河南省反假货币培训考试服务中心

综述:假币的出现不足为奇,不论国内国外都存在假币问题,而且会越来越复杂。回顾货币的发展史,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真与假的斗争史。人民币自发行以来一直受到假币的滋扰,并且较为复杂,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反假货币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和重要性。

一、河南省反假货币斗争形势

河南省反假货币斗争形势由其地理位置和经济环境的特殊性。河南地处中原地区,交通四通八达,商贸物流十分活跃,人民币现钞流通量较大。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长期处于偏僻地区和贫困地区的不法分子受高额利益的诱惑和驱使,铤而走险参与贩卖假币犯罪活动。长期以来,河南反假货币斗争形势非常艰巨,一直处于全国反假货币斗争的前沿阵地。在各级领导的关心重视下,近年来,通过持续开展打击整治和宣传教育工作,反假货币斗争形势得到一定好转,反假货币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反假货币斗争不可能一蹴而就,反假货币工作不可能一劳永逸。通过反假货币斗争形势分析表明,河南省反假货币斗争仍然处于常态化并且任重道远。目前,河南省反假货币斗争形势呈现以下基本特点。

(一)河南省作为全国反假货币工作重点地区的特点

长期以来河南省假币发案每年度一直在3040起左右,假币发案主要为贩卖假币犯罪活动,并且在全国影响较大,基本形成了贩卖假币的“集散地”和“中转站”;全省收缴假币数量一直在30005000万元左右,相对全国而言假币发案和收缴假币数量较大,反假货币任务非常艰巨,反假货币斗争基本处于常态化。国家根据反假货币斗争实际,将河南定位于全国反假货币的重点地区。河南作为反假货币的重点地区,任务更重、责任更大,我们应充分认识到河南省反假货币工作成效同全国反假货币工作形势密切相关。提高反假货币工作的社会责任感。

我省假币发案的重点地区主要集中在濮阳、周口、信阳和驻马店市辖区的56个县的10多个乡镇,这些假币发案集中的县、乡镇,有着明显的地域特点,基本上处于省与省交界地域或县与县交界的相邻乡镇,这些地区假币发案约占全省假币发案的80%以上。根据20062011年以来的假币发案和收缴假币情况统计分析表明,通过全省公安机关持续保持打击假币犯罪斗争高压态势,假币发案得到一定遏制。但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发现收缴假币数量仍然较多,表明了市场流通中的假币问题没有得到根本遏制,假币犯罪活动仍然存在,反假货币斗争形势依然较为艰巨。

20062011年假币发案和收缴假币情况统计

金额单位:万元

收缴

总数

其中公安机关破案收缴数

占总

数比

其中金融机构

收缴数

占总

数比

2006

6203

436768起)

70.4%

1836

29.6%

2007

3835

198454起)

51.7%

1851

48.3%

2008

5265

353856起)

67.2%

1727

32.8%

2009

8155

601379起)

73.7%

2142

26.3%

2010

3318

124333起)

37.5%

2075

62.5%

2011

1669

579 8起)

34.7%

1090

65.3%













(二)假币犯罪活动团伙化并且趋向全省扩散

河南省假币发案从改革开放最初大量农民工到东南沿海地区外出务工,由于个别外出务工人员法制观念较为淡漠,返乡时购买少量假币随身携带进行使用和买卖,假币发案的主要形式为个体行为,一个时期铁路公安机关成为破获假币案件的主力军。2000年以来不法分子受高额收益的诱惑和一夜暴富梦想的驱使,逐步发展为购买、运输、批发、使用,组织严密、分工明确、各负其责,更加诡秘的贩卖假币团伙化犯罪,贩假金额几十万、几百万,甚至上千万。近些年,全国公安机关持续开展打击制贩假币犯罪斗争,制贩假币犯罪空间得到一定遏制,特别是我省假币发案重点市、县加大了打击整治力度,为了逃避打击,不法分子不断变化贩卖假币方式,采取了人货分离、异地交接货、通过物流运输和节假日期间等方式。如,2008930日,犯罪嫌疑人董某和姜某等3人(均系河南省濮阳市台前县侯庙镇人),从广东省购买假人民币648余万元,自驾汽车准备运往濮阳市台前县,为了逃避公安机关打击,采取异地交接货方式,公安机关在郑州市南绕城高速某收费站经过30多个小时跟踪守候全部抓获犯罪嫌疑人,当场缴获假人民币648余万元。再如,2008115日,犯罪嫌疑人刘某(河南省濮阳市台前县清河乡人),从南方购买假人民币295万元,为了逃避公安机关打击,采取人货分离和异地交接货方式,通过物流将假币运到山东省聊城市,濮阳市台前县公安机关前往山东省聊城市将犯罪嫌疑人全部抓获,当场缴获假人民币295万元。由于全国加大了打击整治假币犯罪力度,制贩假币空间压缩的越来越小,向河南省以外贩卖假币的难度越来越大等原因,假币发案已趋向全省部分地市扩散,郑州、洛阳、新乡、安阳、商丘等市、县也相继破获了贩卖假币案件,特别是还发生了制造假人民币案件。如,2008年漯河市临颍县破获了河南省首例制造假人民币案件;2009年许昌市襄城县破获了制造假人民币一元硬币案件。根据调查分析表明,为了逃避打击,不法分子制贩假币犯罪活动,最有可能向反假货币工作相对薄弱的地区渗透,应引起我们高度关注,加大农村地区和城乡结合部地区反假货币工作力度。

(三)利用假币欺诈的个案呈上升态势

2008年以来河南省反假货币斗争出现新的情况:一些不法分子购买假币,以假币找零形式欺骗群众;一些不法分子购买假币,以假币调包形式换取群众手中的人民币,我省新闻媒体就此类事件已多次披露报道,特别是一些城市邻近火车站、汽车站、农贸市场和批发市场的小饭店、小商店、小烟酒店等处更加严重。如,郑州市一饭店应聘的收银员不仅不向饭店老板要工资,还给老板回扣报酬,合伙以假币调换顾客手中的人民币。由于此类假币个案涉案假币数量较少,假币来源深挖难度较大,不法分子钻法律的空子,逃避法律的制裁。同时,也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一些不法商户不务正业也纷纷效仿。2008年仅郑州市不法分子利用假币欺诈个案就80多起,较往年相比上升了近10倍。根据假币发案情况分析,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假币发案的此类个案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由此引发的社会不安定因素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尖锐。同时,由于群众不明真相,肯定对银行业金融机构造成一定的影响,我们应引起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及时采取相应的遏制措施,揭露不法分子利用假币欺诈行为,提高社会公众防范意识,避免假币侵害。

(四)造段手段不断变化对防范工作十分不利

通过全国及全省持续开展反假货币宣传教育工作,社会公众的防范假币意识和防范假币能力不断提高,不法分子为了达到贩卖和使用假币的目的,利用一定技术手段制造的假币也在不断提高,近年来,通过对收缴的机制假人民币分析,已经有了一定变化。

1、在纸张方面。人民币纸张是专门生产用于印刷人民币的。由于其原料为棉短绒和少量木浆较为纯净,在抄造纸过程中不需要添加荧光增白剂等辅助材料,就能达到纸张比较洁白的效果,所以在紫外光照射下没有荧光现象,这是人民币防伪的基本措施。第五套人民币发行最初发现收缴的机制假人民币的纸张在紫外光照射下存在荧光问题。目前,机制假人民币的纸张通过改进提高,在紫外光照射下基本上不存在荧光问题了。

2、在磁性方面。人民币的冠字号码和安全线采用了磁性印刷,这是人民币防伪的基本措施。由于磁性材料在市场上比较容易购买到,目前,收缴的机制假人民币有些也使用了磁性材料替代磁性印刷。

3、在凹版印刷方面。人民币凹版印刷主要用于印刷人民币的正背面主图景和中国人民银行行名、国徽、盲文数字、凹印手感线等处,这是人民币防伪的主要措施。凹版印刷着墨比较厚、票面图文呈现立体感效果,用手触摸时凹凸感较强。目前,发现收缴的机制假人民币均为平版印刷,为了模仿凹版印刷效果,不法分子通过二次加工,采用锯齿状物人为压痕形式,用手触模相应图案文字也有较明显的凹凸感。

4、在安全线方面。人民币安全线是在抄造纸过程,采用特殊工艺在纸张中加入一条又窄又薄的实物安全线条,这是人民币防伪的主要措施。长期以来机制假人民币的安全线,主要为印刷上的灰黑线条模仿安全线。目前,发现收缴的机制假人民币,不法分子用近似安全线的替代物夹在纸张中间,模仿人民币实物安全线。

机制假人民币的不断改进和提高,具有较大的欺骗性,对社会公众防范假币工作带来较大威胁,对反假货币宣传工作带来一定难度,要求我们注重反假货币斗争的新情况、新动向,采取应对措施,以适应反假货币工作发展的要求。

5、变造币和真假拼凑币问题。近些年,变造币和真假拼凑币问题更为严重,如2007年郑州和安阳某股份制银行一夜之间不法分子用真假拼凑币存入自助柜员机70多万元(案件已破获),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将防伪清点机具和自助柜员机进行了升级和更新。但是,不法分子一刻也没有停息,通过不断改进变造手段,以达到大量使用假人民币的目的,防范变造币和真假拼凑币工作十分严峻。据统计分析表明,目前,河南省收缴的变造币和真假拼凑币不同种类已达20多种,其中一些变造币和真假拼凑币的犯罪矛头主要就是针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防伪清点机具。为了维护社会和谐和经济金融秩序稳定,近年来,人民银行各分支行针对反假货币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动向,加大了人民币业务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和防伪机具安全管理工作。为了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人民币业务质量安全管理,全省连续三年开展了银行业金融机构防伪清点机具安全检测工作,根据检测结果表明:目前,银行业金融机构防伪清点机具对变造币和真假拼凑币的防范堵截效能存在一定问题,特别是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营业机构办理人民币收付业务,基本上依赖点钞机清点办理业务的工作方式,对防范变造币和真假拼凑币误收误付工作十分不利。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按照人民银行有关人民币业务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要求,采取有力防范措施,加大管理工作力度,以维护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和经济金融秩序稳定的社会责任感,认真做好防范假币误收误付工作。

(五)小面额假币和假硬币呈上升态势

长期以来收缴的假人民币主要以100元为主。一些犯罪分子利用群众对小面额防范松懈的心理,贩卖和使用20元及以下面额假币的案件呈上升势头,20元及以下面额假币的破案收缴和银行业金融机构发现收缴数呈上升态势。从公安机关破案情况分析表明,一些不法分子购买小面额假币以假找零形式欺骗群众,是20元及以下面额假币发现收缴数上升的主要原因。特别是人民币流通中硬1元币,由于诸多方面原因,硬1元假币市场恶性循环现象较为严重。如,全省公交汽车每年投币上车因假币问题,就损失数十万元;再如,郑州市公安机关根据群众举报,在临近火车站的收费公厕处一次就当场收缴硬1元假币2万多枚。2009年郑州市公安机关破案收缴硬1元假币达17万枚,较往年同期相比大幅度上升。应引起高度重视,加大小面额假币和假硬币打击整治和宣传教育工作力度。

(六)假币发案和受害人群主要在农村和农民群众

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占70%左右。由于历史原因,目前,农村偏远地区仍然经济发展相对薄弱,文化教育相对落后,农民经济生活相对贫困。少数农民群众由于法制观念较淡漠,受高额收益的诱惑和一夜暴富梦想的驱使,积极参与贩卖和使用假币犯罪活动,农村偏远地区成为假币发案的重点地区。同时,部分农民群众由于文化素质相对较低,自我保护意识较差等原因,在经济生活中往往成为假币的主要受害者,特别是农副产品收购旺季更是假币发案的高发期,新闻媒体多次对假币坑农害农事件进行报道。长期以来,国家根据反假货币斗争形势,要求将反假货币工作重点放到农村和农民群众。河南省按照上级工作部署和要求,加强反假货币宣传教育组织管理工作,坚持“因地而宜、因时而宜、因人而宜”和注重宣传时机,注重宣传方法,注重宣传效果的工作方法和要求,积极组织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反假货币宣传活动,加大重点地区和重点区域反假货币宣传工作力度,注重提高农民群众的反假货币意识和防范假币能力,尽可能避免假币对农村地区的滋扰和对农民群众的侵害,积极营造农村地区反假货币斗争社会氛围。

通过对河南省反假货币斗争形势分析,通过了解认识河南省反假货币斗争形势,以期提高我们对反假货币工作长期性、艰巨性和重要性的认识,以维护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和经济金融秩序稳定的社会责任感,认真履行国家赋予的反假货币工作职责